當大多數人看到這張圖片時,都會認為這是一張破手套的照片:
冷軍作品《手相》
其實,這是出自畫家冷軍的作品《手相》,這幅畫被賣到了690萬。
有網友說道:
「這跟照片有什麼區別呢,也太像了吧?
專家為此做出解釋:
你們只是沒看懂而已,如果將手套放大10倍,你們就會看到它背后的「奧秘」。
區區一幅手套畫作,難不成真有這麼神奇嗎?
在了解這幅作品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冷軍老師到底是誰?或許在他的身上,我們能找到一些頭緒。
冷軍老師是國家一級美術師,被譽為超寫實油畫先鋒,他創作一幅作品需要用很長時間,有時候甚至好幾年創作才能完成。
從他的畫中我們就能看出,他是一個極具有獨特個性的美術師,一筆一線十分細致。
比如被網友們追捧的畫作《小姜》,就把這個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
冷軍作品《小姜》
少女粉嫩的臉龐,眉眼間流露的溫柔,都讓畫作宛若賦予生命。
最讓網友們津津樂道的是,毛衣鉤織的紋理和孔洞下少女粉嫩的皮膚,也被表現得絲毫不差,就連頭髮絲也是根根分明。
看到這里有人就會問了,冷軍之所以能畫出這麼好的畫,是不是來自于天賦和遺傳?還是從小就開始學習繪畫技術了呢?
查看他過往的資料發現,他的家庭和其他畫家有所不同,冷軍的父母都從事著普通工作,與藝術沒有任何關系,天賦、遺傳這些標簽并沒有貼在他的身上。
甚至冷軍從小也沒有接受過任何美術教育,唯一算得上專業啟蒙的,就是鄰居送給他的一本臨摹畫本。
冷軍創作時照片
可是,冷軍似乎天生就對色彩和畫作格外癡迷。
當時家里離電影院比較近,他總是坐在電影院門口,盯著電影海報發呆。在腦海里想象著,如何能畫出這幅海報。
然后跑回家,把腦海里的構思畫出來。因為年紀小,能記住的東西并不多,為了畫好一幅海報,他總是在電影院和家之間跑來跑去。
童年的時光,冷軍大多就是這樣度過的。加上他本身視力不好,高度近視,所以他只有貼著海報,才能看得清楚。
沒想到反而有了意外收獲,這樣的習慣,形成了他獨特的「散點透視」習慣,而且也培養了他擅于觀察的能力。
冷軍照片
腦海中想到的是一幅畫的整體,眼睛里看到的卻是局部和細節,然后把兩者結合起來,進行創作。
這也為他發現一只破手套,并創作出《手相》打好了基礎。
說到這個破手套呢,冷軍和它之間也有著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相遇」。
其實畫家們不光是在畫室里埋頭苦畫,有時候他們也會去別的地方體驗生活、尋找靈感。
冷軍的這幅《手相》圖創作于1996年,我們都知道武漢被稱為中國的「鋼都」。
那年冷軍和一些藝術家們結伴去武漢鋼鐵廠體驗生活,其他的人都被接待人員帶領著參觀拍照去了,唯獨冷軍覺得無聊,獨自一人跑到一個偏僻的角落里瞎轉悠。
突然他發現地上扔著一個破手套,無意間觸動了他的內心,他把手套帶回畫室后盯著它發呆了好幾天,于是漸漸地萌生出來一個想法:
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命理學家可以通過手紋預測一個人的愛情、生命、事業的發展情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看手相」。
而作為工人勞保用具的手套,雖然沒有所謂的手相,但也能看出這只手套主人的一些「命相」。
我們一起來回歸到《手相》這幅畫上來分析:
冷軍作品《手相》
這幅畫的色彩是比較暗淡的,手套被放置在生銹的鐵板上,它又厚又大,上面還有大小不同的破洞和劃痕,可以說是非常陳舊了。
而且放大10倍后還會發現,整個手套上浸滿了油漬、鐵銹和其他污漬,就連歲月的皺褶也能一目了然,總之各種損傷的痕跡足以在這幅畫中清晰可見。
很顯然,這個手套的主人肯定帶著它從事了很長時間的勞作,也肯定經歷了不少的危險和傷害。
這些細節都展現了來自生活的艱辛,恐怕這也是為什麼冷軍看到這幅破手套時就觸動內心的原因,當然這也離不開他小時候的經歷,善于觀察的習慣早就融入到了他的生活之中。
冷軍作品《手相》局部細節
至于這幅畫為什麼叫《手相》,又為什麼能被賣到690萬,除了它展示工人的「命相」之外,還有兩個原因。
一副新手套肯定是柔軟溫和的,如今變成這番破舊不堪的模樣,一定是經歷了不少汗水的打磨。
這就像是人在生活中的歷練和成長,都是從稚嫩到成熟的過程,然后再慢慢地老去、直至離開人世。
或許這個手套的命運就是人一生的縮影,或是冷軍,也或是你我。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