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花紅,遍野青綠,這就是春天。
萬物蘇醒的春天,生機勃發的春天,也是賞花、拍照的最好時機。
賞花拍照,當然要把照片拍好看;把照片拍好看,當然要花一些「攝影小心思」了。
侍墨把拍照方法編成攝影口訣,送給喜歡拍照的姐妹們——
1、花朵貼近鏡頭,前景虛化朦朧。
2、縱深可以引導,靠近遠近線條。
3、背景避開切線,門窗框架構圖。
4、動靜對比飄逸,道具姿勢無窮。
攝影沒有秘密,分享就是快樂。希望在這個春天,我們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在時光里難忘。
很多粉絲都問過侍墨,在人物前方,有一團粉紅色的霧氣。這樣的效果,是怎麼拍的?
還有粉絲問,手機能拍得出來嗎?
之前零零散散的提問,侍墨也都挨個回復過了。現在,侍墨想把這個問題,專門拿出來說一下——
拍人像,讓照片出現一團「蒙蒙霧氣」,并不需要很高深的攝影技巧,手機也能拍得出來。
方法就是,把攝影前景拍攝出虛化效果而已。
說白了就是,用鏡頭前面的花朵,貼近鏡頭。把焦點放在照片中的人物上。開大光圈,縮小景深。
因為對焦點在人身上,景深又小,所以鏡頭前方的花朵會被拍攝成虛化的效果。
手機當然能夠拍的出來,因為前景的花朵不對焦啊。
這道理就好像是你用眼睛看鼻子——能看清楚嗎?當然看不清楚呀。因為不對焦啊。
這就是「焦外虛化」——攝影前景距離鏡頭越近,越容易虛化。因為攝影前景已經處于對焦之外的范圍了。
嗯,所以又被稱為焦外虛化。
焦就是焦點,外就是之外——焦外虛化,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把近處的花朵貼近鏡頭,就可以拍攝出前景虛化朦朧的效果。
前景距離鏡頭越近,虛化效果就越明顯。照片看上去就很唯美,很詩意。
好多人拍照都是「一片式」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沒有焦外虛化。
景深太大,攝影主體的前后左右都清楚。前景、中景和背景都貼在一起了,看不出來層次,所以照片看上去就是「一片式」的了。
怎麼能讓照片看上去有遠也有近呢?
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就是尋找由近到遠的線條。
比如,連成一排的樹木,還有、從前往后的欄桿,曲里拐彎的小橋、流水和馬路。
在拍照的時候,我們可以讓攝影模特站在這些景物旁邊。
利用這些由近到遠的景物,作為視覺引導線,可以把讀者的視線,延伸向遠方;同時,讓拍攝對象(攝影主體)靠近這些線條,就可以把照片拍攝出漸行漸遠的效果了。
這一條是攝影技巧,和用什麼拍照設備沒有關系——換而言之,手機也能拍得出來。
啥叫「切線」?
切,就是切割;線,就是線條——「切線」的意思,就是線條會帶來「切割」畫面的視覺效果。
打個比方,如果這個「切割線」是在人物的脖子或者頭部,那就會有切頭、切脖的效果了。
什麼樣的情況下會產生「切線」呢?
攝影背景中的景物和攝影主體有重疊。
所以,為了避免出現「斬首」的視覺效果,我們在拍照的時候,要注意避開攝影背景中的「切線」。
另外,如果遇到了有門、窗的拍攝環境,這些帶著框架的景物,也要合理利用。
我們可以用門框、窗框,作為框架構圖,讓拍攝對象處于框架之中。
框架構圖可以起到強調攝影主體的作用,讓人物更突出。
框架之外的東西少一點,視覺效果更醒目。
新手拍照,為了提高出片率,最實用的方法就是擺拍——讓模特擺好姿勢再拍照。
但是,這也衍生出另一個問題——不會擺姿勢怎麼辦?
拍照不會擺姿勢,攝影道具來救急。
有經驗的攝影師,外出拍照的時候,絕對不會什麼都不拿,空手上陣的。
多多少少,都會預備一些攝影道具的。
這些攝影道具,就是給拍照不會擺姿勢的模特準備的。
當然,很多攝影道具都是模特的隨身物品。這也是為了,姿勢灑脫不做作,拍照自然又大方。
比如說,在有鮮花的地方拍照,讓模特手里提著一個小花籃。
用花籃作為攝影道具,這就很應景了。
還有漂亮的小花傘,遮陽也擋雨,精致又實用,這也很女人。
帽子、紗巾、墨鏡,被稱為中老年女性「拍照三寶」……這也不是空穴來風。
想要讓照片更有動感,把帽子拋向空中就行。
或者,讓模特揮一揮手,甩一甩衣袖……或者裙擺。
當清風吹起你的秀發,或者你只是甩一甩你的長髮……不帶走一片云彩,照片就很飄逸,很瀟灑了。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