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通勤中,捷運已經成為不少人出行首選交通工具,每天通勤也會花費不少的時間。
那麼如何趁著這段時間,提高自己攝影水平,并拍出好看的照片呢?
今天,小助理分享3個方向給大家提供些拍攝思路和想法。
尋找特別的線條
捷運站其實與建筑在拍攝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它們都有著共同元素: 線條。
小助理也為大家總結了捷運站里三類線條元素最多的場景。
隧道
線條對于畫面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增加了空間縱深感,而兩邊對稱且重復延伸的長隧道就是拍攝線條縱深感的絕佳場景。
拍攝隧道時可以切換為超廣角鏡頭,讓線條形成的透視感更強烈,增加畫面整體張力。
而且隧道內的設計往往有著對稱的平衡美,立于畫面的中心就能收獲一張極具幾何美感的照片。
扶梯和樓梯
同樣有著線條感的還有搭乘的扶梯/樓梯。
通常捷運站一般都在地下數十米的位置,從進站到乘捷運都需要搭乘扶梯/樓梯。由于較大的高低落差,通過俯拍或者仰拍的視角能夠充分表現捷運的空間感。
不過,為了畫面整潔并盡可能突出樓梯/扶梯的線條感,在拍攝時盡量避免上下班人流高峰。
站台
除了隧道和樓梯外,其實在等待列車的站台上也可以找到線條的存在。
選擇更低的拍攝角度,結合地面的線條,讓畫面有了無限延伸的效果。
黑白處理
有時候捷運站里會有各類顏色干擾,為了讓觀眾視線更好集中在線條本身上,我們可以通過黑白的拍攝手法。
同時也可以加強畫面的明暗對比,讓線條元素在畫面中更為突出哦
利用慢門拍攝
捷運站繁忙的人流和車流同樣也可以作為拍攝題材,通過降低快門速度,我們可以拍到不少有創意的照片。
記錄列車的軌跡
首先我們可以單獨去記錄列車軌跡。
在拍攝時選擇從列車的最末端車廂進站。運用較慢的快門速度,可以拍出明顯的動態模糊效果,而且畫面也極具科幻感。
除了在列車上拍攝外,我們還可以在站台最前端拍攝行駛過的列車軌跡。
動靜結合
快速移動的列車和靜止的人物,一動一靜的結合讓畫面仿佛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既視感。
在拍攝時,考慮到列車動態模糊效果需要列車具備一定速度,我們需要站在站台中間的位置等待列車啟動。同時為了保證在這期間人物清晰,快門速度推薦在1/50s左右。
流動的人群
最后,我們還可以單獨去記錄流動的人群。
當然,乘客走動速度相對較慢,拍攝時也需要更長的手持時間,也可以借用腳架或可固定設備的物體來保證畫面的清晰度。
換一種視角構圖
熱鬧的捷運站,往往也是拍攝元素最豐富的場景,學幾招經典構圖,不僅能讓畫面主體更清晰,也能讓畫面更有美感。
對稱構圖
捷運站很多設計都有著對稱的美感,比如列車左右對稱的車廂。
為了追求左右對稱足夠完美,可以趁著車廂內人不多(沒有站著的乘客)時刻站在中間的扶桿處拍攝。
同樣有著對稱效果的場景還有車站里反光的大理石磚,拍攝時將設備盡可能貼近地面就可以獲得一張上下對稱均勻的照片咯~
框架構圖
當畫面有了框架后,觀眾能夠一目了然的看清畫面的主體。而在捷運站中有著非常豐富的框架元素。
最常見的框架就是車窗和車門,特別是在早晚高峰時刻運用框架構圖,讓原本凌亂的畫面突然有了一種亂中有序的視覺效果。
同時有了框架,也能將觀眾注意力更多集中到畫面人物的動作和表情中。
列車上的把手也可以運用來作為框架,聚焦觀眾的視線,讓畫面的空間感和透視感更強烈。
捷運中的通道或樓梯,通過合適的角度也能形成框式構圖,同時天然的線條感也更好的展現出空間感和形式美。
不過,為了避免人過多而影響畫面整體美感,可以等待人少(人數在1-2人)時候拍攝。
有趣的巧合
捷運站掛著的廣告牌和乘客間也能產生有趣的互動效果哦。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