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拍照到底是頭腦重要還是鏡頭重要?相信大部分小伙伴會說前者!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很多人學拍照,要麼就是拍多了陷入平庸,要麼就是隨手拍,大家總會把問題歸咎于設備、技術、后期等等...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學攝影遲遲不進步的原因是什麼?
不會拍照跟會拍照的人相比,差的不是設備也不是技術, 會拍照的人總能發現生活各種巧妙的瞬間。
©Dimpy Bhalotia | Shot on iPhone
那麼一個攝影新手如何練就攝影感知力,拍出更多巧妙瞬間呢?以下四個技能會幫助你更加高效學習攝影的真諦!
◆想象力
◆創造力
◆透視感
◆觀察力
為了幫助小伙伴們啟發攝影思維,今天我將結合幾位有著強烈個人風格的攝影師作品,看看他們是如何結合生活的場景拍出巧妙的瞬間!
1/.
想象力
@Umtiago | iPhone
來自葡萄牙的手機攝影師Tiago Silva把光影玩出了新高度,他善于把普通的光影想象成鋼琴、台階、滑梯等,然后把自己的肢體動作融入到各種形態下的影子之中。
如果不仔細觀察,我們的眼睛可能會被他的照片所欺騙,但當我們把手機旋轉一下角度,就會發現「懸浮大片」的巧妙之處。
一個人玩還不夠,他還會把朋友拉進來一起玩,只要找到一面白墻,就可以玩出各種有趣的肢體動作。
需要注意的是,拍攝這類「照騙」要知道一天當中影子的變化。
一天內物體影子長度的變化,從早上到中午再到傍晚,變化規律是由長變短再變長,所以拍攝這類光影錯位建議選擇在 上午9-11點,或者下午3點-5點期間拍攝。
Tiago Silva通過旋轉手機角度或者利用iPhone的變焦功能把影子玩出花來!這是攝影師想象能力的一種體現!
Tiago Silva七年前就開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他的手機攝影作品,但那時候的照片與大多數人一樣,都是一些生活的日常記錄。
而今天再看他的攝影作品,從中感受最強烈的是這個大男孩的活力,這種活力也為他帶來源源不斷的想象力。
2/.
創造力
@yafiqyusman | iPhone
來自新加坡的手機攝影師Yafiq Yusman與Yais Yusman是一對雙胞胎兄弟,Yusman兄弟會結合一些生活道具創造出許多趣味性的錯位照。
比如利用撲克牌、手機、眼鏡玩出各種具有互動性的照片,這些方法適合外出旅游時跟朋友進行互動拍攝。
Yusman兄弟喜歡旅游,更喜歡用手機來拍攝旅行打卡照。
擺脫普通游客照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找生活中的道具與場景進行結合,滿足打卡需求的同時又可以給照片增加一些趣味性。
所以旅途當中的泡面叉子不要隨意丟棄哦!可能會大有用處!
除了利用道具進行錯位拍攝,他們還會通過一些肢體動作與場景進行互動。
重點來了,當我們在拍攝下列這種錯位照時,可能會遇到背景或前景總有一方拍不清晰的問題。
這時候我們應該 打開手機的超廣角,并且使用手機自動對焦拍攝,記住不要用手動對焦,這樣才能獲得相對」清晰「的前后景。
3/.
透視感
@paulmacphail | iPhone
攝影師眼睛總是自帶「透視感」,手機攝影師Paul MacPhail利用鏡頭「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把海灘錯位照玩出了高級感。
他喜歡在空曠的海灘上利用石頭樹枝等東西作為前景,遠處的行人作為背景,利用手機鏡頭近大遠小的透視光系,以大襯小,使人物主體得到突出,使超現實的意境得到表達。
MacPhail說到:「我每天都在沙灘上散步,尋找要拍照的東西。他認為視角很重要, 無論當你站著、還是蹲下,事物的形態都會隨著你個人的視角而改變。
他總是喜歡去變化自己觀察世界的視角,這種錯位照片與技術、設備沒有太大的關系,他希望他的作品能給人們帶來更深一層次的思考。
大家日常創作可以試著打開超廣角,并且將手機倒置過來,這樣可以獲得視覺沖擊感更強的畫面。
當然,大家應該更聚焦于作品內容的表達!如果你暫時沒有好的思路,這個夏天,不妨也拿起手機去海邊走一走,利用這種近大遠小的透視感去記錄海灘上的故事。
4/.
觀察力
@chuvietha.stp | Fujifilm X
chuvietha與前面幾位攝影師的錯位方法不同,他的錯位攝影更多來自于普通的市井,利用生活中各種巧妙的瞬間,為照片增添了許多故事性。
比如相似性,相似的動作,不同的故事...
作者不需要為照片進行文字描述,即便沒學過攝影的朋友也能讀懂攝影師要表達的情緒。
除了相似性,他還總能在生活場景中找到人與景的巧妙瞬間,比如同色系管道與衣服,比如圓形的路牌與輪胎等等。
類似這種巧妙的瞬間chuvietha拍了好多好多,有人說是他運氣好!但其實是我們的街拍大多數情況是走馬觀花,缺乏對一些事物的聯想。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攝影眼還不夠敏銳,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看,建議你收藏這篇文章,在下次掃街前重新看下文章,一定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拍攝靈感。
看完這四位攝影師的作品是不是感覺自己又會了?
學習手機攝影不僅僅只學光線、構圖、后期這些理論參數,過度的追求技術可能會讓我們陷入攝影的漩渦,禁錮我們的攝影感知力。
根據我的觀察,我們大部分學員更缺乏的是想象力、創造力、透視感以及觀察力,希望今天的文章會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只有當我們真正掌握這四個技能的時候,才會真正理解萬物皆可拍的道理!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