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創意拍攝,有多少人腦海中第一反應便是依靠后期來實現創意?很多不會后期的小伙伴常常望而卻步,其實不用后期也能玩出創意。
不妨先來看幾組作品。
@Groell Valentin
@馮曉輝
其實這兩張照片的拍攝難度并不大,一個便是錯覺攝影,一個便是多重曝光。而且都沒有利用后期(當然,調色部分除外),那麼,還有哪些不依靠后期便能實現的創意手法呢?
1、錯覺攝影
錯覺照片,就如上面Groell Valentin的例圖一般,可以利用前后距離產生產生錯覺,簡單來說就是根據「前大后小」的視覺原理,在一個平面上,兩個差不多大小的拍攝主體一前一后的放置,遠的拍攝主體會在照片上看起來很小,近的拍攝主體看起來更大。
利用兩個貝殼,放在一個人的背上,通過錯位拍攝,看起來就像是兩個翅膀一般。
太陽距離我們非常遠,利用透視關系,使得太陽猶如人手中的球一般。
也可以利用上下、左右反轉產生錯覺,上下反轉,就是在拍攝后把相片180度(或其他角度)反轉,讓相片中的拍攝主體展現出不合乎常理的效果。
左右旋轉照片,使得人物主體展現出不合乎常理的離地效果。
旋轉照片,使得人物如喊「救命」一般的視覺效果。
TIPS1:避免畫面中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東西,就是要避免在相片中出現與現實的直接對比。
TIPS2:避免淺景深,淺景深可以令相片的主體更突出,在拍攝錯覺相片時卻要避免了!可以盡量調小光圈(數字大,如f/16,f/22等),但注意小心快門過慢導至手震的情況,有需要可以提升ISO,或是利用手機拍攝,有助降低淺景深的效果。
大景深會令人有著前后的方向感,令照片中的東西看起來在同一平面上似的。
TIPS3:最重要的是照片中的「演員」投入,這樣才會更加有趣,達到以假亂真。
2、多重曝光
多重曝光,是攝影中常見的玩法,在前面的文章也多次提到,通俗點說,就是拍2張或者以上的照片,再疊加成1張,比如下面不同焦段人像的疊加。
人像不同焦段的重曝。
創意分身,和四年前的自己來場對話。
殘影效果
得益于現在的單反、手機都有各種黑科技,要拍一張多重曝光的照片可以說已經沒什麼難度,而多重曝光雖然可以得到炫目的效果,但并不意味著它就可以亂曝。它有作者對題材、內容的考慮、預想,重在「留白」。
把兩張風光片相疊加,最好是風格有差異的,營造出超現實感。
要注意前后兩次曝光要注意構圖的前后呼應和配合,突出主題,也就是說畫面要有主次之分。為了融合的自然,拍攝出來的多重曝光如果效果一般,還可以在后期適當進行調整。
3、追焦
追焦,是利用相對運動的特點,使相機和被拍攝物體保持相近速度的同步水平運動,配合適當的快門速度,就可以拍出背景模糊且呈現流動感的作品。
采用追焦拍攝,一是可以突出主體的動感,增加沖擊力;另外模糊的背景可以減少畫面中的干擾元素。
關于追焦,可參見前文什麼是追焦?追焦的拍攝技巧,如何拍出流動感十足的照片?
4、慢門
長曝光是選慢快門(曝光時間長)的一種曝光方式。長曝光的初衷只是為了提升照片亮度,不過由于快門時間放慢帶來了全新的一種攝影方式,并衍生出多種用法。
綿如云霧的流水景觀
讓夜景變得更加夢幻
斗轉星移
創意光繪
對于慢門來說,前期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在拍攝前構思,拍什麼、去哪拍、何時拍、用什麼器材拍等,只有做好這些才能拍出滿意的慢門作品。在拍攝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以下三點問題:
①關閉鏡頭防抖
為什麼把鏡頭防抖放在第一,因為這是許多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在使用腳架的時候仍然將鏡頭防抖打開,假如遇到微風、松散的地基,圖像反而會因為開了鏡頭防抖而抖動,所以在使用腳架時首先得關閉防抖開關。
鏡頭防抖
②開反光鏡預升
因單反是光學取景系統,當按下快門的同時反光板會抬起讓光線進入感光元件,反光板抬起的時候如果不打開反光板預升,即使用快門線、延時拍攝都會造成機身輕微的抖動。
單反相機的光學結構
③用目鏡遮擋片,阻止雜光進入
在長曝光時,為避免光線因接目鏡通過五棱鏡反射至感光元件上,通常要遮擋接目鏡,因此這個小橡膠片的正式名字是「接目鏡遮光片」(eyepiece cover)。
5、利用特殊鏡頭
①利用「變焦鏡頭」
變焦鏡頭有旋轉和推拉兩種,拍攝時可以利用慢速快門拍攝,配合變焦拍景物時,影像呈放射狀線條,極富動感,創造特殊的虛化朦朧效果。
使用大變焦比的鏡頭拍攝可以獲得較強的拉曝效果。
拍攝時應注意幾點:一是快門速度不能太快,太快容易使影像「定位」,拉不出線條,速度也不能過慢,太慢使主體容易虛化,速度以1/30s 為宜;二是由于在拍攝拉曝效果的照片時,需要使用較低的快門速度,相機要穩;
秋林仰拍旋焦效果
②利用旋焦鏡頭
與旋焦有所不同的是,旋焦的形成是因光學結構設計的缺陷造成,在光圈全開時焦外邊緣的光斑被壓縮成類似橢圓的形狀,越雜亂的背景越明顯。比較著名的「八羽怪」、「小B」等,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搜索,這里不再贅述。
八羽怪和拍攝效果
當然,不想花錢去買鏡頭的話,也可以自制,如下圖的擋板,拍攝效果也是不錯的。
@Innamoramento
自制拍攝效果
③ 折返鏡頭拍攝
關于折返鏡頭的介紹,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折返鏡頭以其突出的淺景深和迷人的焦外光斑為特點,令畫面產生朦朧的意境。其多為500mm以上焦段,都是長焦鏡頭,用長焦頭拍攝風光需要有相對適宜的視線場景,捕捉以小見大的興趣點,所以非常適合拍殘荷。
折返鏡頭拍攝效果
在場景比較雜亂的情況下,使用折返鏡頭的同時,加上多重曝光,將虛實疊加,既協調了畫面,也增添了畫面的意境。
折返鏡頭+多重曝光,虛實疊加。
④移軸鏡頭
移軸鏡頭,被稱之為「上帝之眼」,所拍攝的作品就像微縮模型一樣,十分特別。就是透過傾角功能來拍出模型般的趣味效果,雖然該功能理論上可適用于所有拍攝場景,不過我個人認為于高樓或高處由上往下俯拍,最能將該項特性展現出來,僅需在取景構圖完畢后,再進行傾角功能的移動,就能拍出模型般的趣味影像。
畫面中的建筑和樹木仿佛都是微縮的小人國世界。
拍出模型版的趣味效果。
⑤魚眼鏡頭
魚眼鏡頭,因其成像存在非常夸張的桶形畸變,堪稱攝影版哈哈鏡。魚眼鏡頭強烈的桶形畸變,作用到人臉上會顯得「搞笑」「逗比」,但作用到小貓小狗的臉上,卻往往會讓它們的臉變圓眼睛變大,反而更可愛。
魚眼鏡頭下的大頭貓咪們,依然可愛得沒話說。
魚眼鏡頭很擅長搞笑,但魚眼鏡頭能做的不僅是搞笑,還可以多多嘗試它「正經」的玩法。
魚眼鏡頭是拍攝滑板常用的鏡頭,不僅能使畫面重點落在滑手身上,「同心圓狀光軌」使畫面更加震撼。
越靠近畫面邊緣,畸變越明顯,制造出「偽星球」效果。
除了強化「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魚眼鏡頭還非常適合表現建筑里的弧線,讓直線變弧線,讓弧線的弧度更圓。
6、結合閃光燈拍攝
后簾同步:指的是當前簾打開,閃光燈先不閃光,而是等到后簾關閉前的一瞬間,閃光燈才閃光并完成曝光。主要用于拍攝活動相對有運動傾向以及活動被攝體,例如人、運動中的車輛、動物、體育和舞蹈題材等,表現光影的動感,并保持主題的最后一刻的清晰。
后簾也可以用于記錄動感的畫面
后簾可以根據現場曝光的掌控,照出夢幻般的效果。
頻閃:簡單一句話,一般閃光燈拍一次閃一下,頻閃就是拍一下,閃多次。就是說在你的曝光過程中,閃光燈按一定的時間間隔,閃光了多次。這樣做的意義在于可以多次定格清晰的運動對象,并在清晰對象之間形成拖尾的虛影效果。
高速的頻閃能夠捕捉肉眼無法看見的效果,錯落有致的圖像也表現出運動物體的張力與畫面的節奏感。
總結
俗話說「畫有法,畫無定法」,攝影同樣如此,攝影創作在運用基本的技術原則外,應盡量發揮人的創作能力和創意想象。希望以上方法能夠拋轉引玉,不知道你還有什麼好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