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插畫師
這里不得不提一位之前火得不要不要的大美女
瞧瞧!一張溫柔清秀的面龐
一身文藝氣息
襲一身唐朝古裝長裙
素手執一把團扇
一顰一笑
美得像一幅畫
她就是插畫師李曉林
被網友稱為: 最美插畫師
可能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她時
都以為是某某新晉的網紅
或者是剛出道的明星
這里跟大家說:NO !NO!NO!
本座是一名實打實的插畫師
李曉林
weiboID:@林Caroline
河北人,自己創辦繪麟社
一位癡迷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插畫師
「真是有顏值、有氣質,又有才華的插畫師
網友:這顏值可以吊打某潁一座城」
見過她的人,無不夸贊她的顏值
而見過她畫的人
都說在她的作品面前
她的顏值不值一提
這是她畫的中國美食傳統作品
「二十四節氣」美食圖
【立春】
【春分】
【夏至】
在江南地區,諺語有云「夏至夏至,麥餅盡吃」。艾草麥餅, 形似北方韭菜盒子,艾草的嫩葉搗碎放入面粉中,揉成面團,圓餅上鋪豆沙餡,折成扇狀,熱鍋烤熟,即夏至餅。
2016年,李曉林首創的「二十四節氣」
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書組織人類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品錄
李曉林插畫師獻上用了三年時間
創作的《二十四節氣美食圖》
憑借扎實的手法,復古的畫風,
展現了最正宗的中國風味
芒種。「斗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
端午,拜祭⻰祖、祈福辟邪。有⻝粽習俗,粽屬「籺」,早為拜祭神靈祖先的貢品。端午安康。
立夏三新。又稱立夏三鮮,是中國民間的飲食習俗,傳統的 「三新」即:玄武湖的櫻桃、高淳的青梅,鎮江的 鰣魚。
這套二十四節氣的美食
那些美味不僅在味蕾
還在中國文化節氣的意義上
她說:會一直鉆研,希望這些有趣的事會一輩子去鉆研
《立秋》
畫中一大塊的五花肉
色澤誘人
看著讓人口水直流
沒錯,立秋就要大口吃肉,
大口飲酒
《秋分》
插畫師李曉林采用有色牛皮紙作畫
那種古樸的色澤和古舊的美感
很適合來表現中國千年歷史節氣美食再適合不過了
《立冬》
《冬至》
過了冬至就是年
冬至這一天,北方人愛吃餃子,
男方人愛吃湯圓
說法是冬至圓,人團圓
而且冬至要進補吃肉
多是吃羊肉
每一幅,
記錄了各個節氣的美食
描摹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美食
之前,李曉林參加湖南台《我們來了》節目
她用插畫演繹出永州之美
無論是身在瑤寨,還是心在瑤寨
在最接近心境的地方返璞歸真
李曉林的父親也是畫家,
母親會中醫
受家庭的影響
她從小對古典文化有著敬畏和熱愛
插畫師李曉林四歲開始學畫
一直到高中,她仍選擇藝術這條道路
高中畢業,考上了江南大學工業設計專業
在校時勤儉節約,大二開始打工
在畫室擔任助教
自己賺生活費和學費
畢業后,她來到了北京
先后做過產品設計、美術道具師、公司文員
因為不想過著朝九晚五的工作
加上性格內向比較緬甸
李曉林最終辭掉了工作
慢慢發現,
「相對于人和物的溝通
與畫筆、畫紙的溝通更適合我」
也只有畫畫能賦予她歸屬感
辭職后雖有痛苦期
但李曉林沒有退縮
為后期創辦繪麟社打下基礎
先是去書店、798逛畫展、看素材找靈感
再是晚上畫畫
過程很累很辛苦
但是她堅持著
她終于找到了自己的路子
2014年,她畫了一波氣象勘測儀發展史
在繪畫前,她閱讀了大量的書籍
還去古觀台實地考察
1998-氣象衛星
18世紀-氣象台
回來后,經過觀察、構思、到創作
最終呈現出這一幅幅
飽滿豐富的 氣象勘測儀器
古樸的色調
讓人重溫古老的智慧
最后還被 北京市氣象局、中央氣象台紛紛轉發
南宋-赤道日晷
西漢-渾儀
之后,她還花了兩年創作了
二十四節氣美食系列
夏至吃涼面、冬至吃餃子、芒種煮梅、秋分吃蟹......
她以溫暖清新的筆觸
勾勒出許多網友對傳統美術的懷舊情結
她十分熱愛傳統文化
于是又有了這幅「年畫」
畫中各種美食
都是過年時所吃的美食
憑著這色調
讓人食欲大增
口水要流了
她說:讓我念念不忘的就是粵菜
比如,脆皮燒肉、蜜汁叉燒、煲仔飯、白切雞、
梅菜扣肉、客家豆腐釀.....
這些都是家常菜,
能讓人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正月十五,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古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康熙年間,御膳房特制的「八寶元宵」,是名聞朝野的美味,其中「八寶餡料」一般是指白糖、松子、芝麻、花生、桃仁、爪子、青梅、瓜條。所用餐具依據席面多有不同,一般用「粉彩」為多。元宵節吃元宵,以取「團團如月」的吉祥美意。節日快樂!
牛皮紙上勾勒線條
再用水彩上色
加上古風十足的文字說明
她的中國古典韻味的美食圖
瞬間傳遍各大網絡
她創作這組二十四節氣美食圖
讓她在網上大火
被人民日報轉發
還上了央視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但是,紅與不紅
對于李曉林來說都不重要
「她依然專注在自己的畫畫小世界里」
她創辦的繪麟社
希望盡自己最大的能力
去收集即將淡忘的文化
用畫筆繪盡美好事物
用筆尖傳遞正能量
希望她越來越好
繼續創作更多作品
然后驚艷所有人
原創作品:@林Caroline